赣州市十八县市民俗的故事
作者:吉祥风水网   发布日期:2023-08-20   浏览量:59次

        7 赣县  抢打轿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抢打桥,是赣县白鹭村独有的一种古老的习俗。正月初七迎彩灯结束后,紧接着就是有一群赤膊短裤的彪悍后生,簇拥一个“井”字形的粗大的木架——打桥,窜到祖堂——世昌堂上,点烛焚香之后,礼炮轰鸣,鼓乐喧天,众手高擎打桥,三起三落,重重地击地三下,雷爆般怒哄三声:“发!发!发!”人潮便决堤山洪般地涌出祖祠来到祠外广场。参加争夺的勇士使出吃奶的力气,把打桥抢往各自的目标——事先拜托他们帮忙的,准备领打桥的那户人家。
    打桥象征“打(大)发”,大家都以领到它为荣。尤其是那祈求添丁生子的家族,愿望更加迫切,企图领到打桥,带来好运、心想事成。想领打桥的人越多,抢打桥之战就越激烈。抢打桥常常通宵达旦,才见分晓。原先各为其主的勇士们,此时共同到唯一幸运的那户领“打桥”者家中,握手言欢,开杯畅饮。末了捎上东家慰劳的两筒麻饼,回家养精蓄锐去了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擂擂茶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擂茶是一枝独秀的奇葩。这一习俗一般只在客家人中存在。作擂茶时,擂者坐下,双腿夹住一个陶制的擂钵,抓一把绿茶放入钵内,握一根半米长的擂棍,频频舂捣、旋转。边擂边不断地给擂钵内添些芝麻、花生仁、草药(香草、黄花、香树叶、牵藤草等)。待钵中的东西便捣成碎泥,茶便擂好了。然后,用一把捞瓢筛滤擂过的茶,投入铜壶,加水煮沸,一时满堂飘香。品擂茶,其味格外浓郁、绵长……据说擂茶有解毒的功效,既可作食用,又可作药用;既可解渴,又可充饥。又一说,擂茶源于中原,盛于长江中下游,至今仍流传于闽、粤、赣客家居住区。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放“添丁炮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异彩纷呈的年俗,是赣南客家人的盛事。每年春节,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家和民俗研究学者相约赣南,不辞劳累,游走在赣南的围屋、乡村田园,寻觅独特的客家年俗,而独特的客家“添丁炮”场景更是他们不会错过的。
    “添丁”寓意着人丁兴旺、家族繁荣。在赣南客家的老辈人习俗规矩里,过去一年里,谁家生了男孩,在来年的正月初二到元宵散灯的时段,家族中的长辈约定好日子,到村里的家族祠堂中请喝“添丁酒”、放“添丁炮”,为添丁接喜迎兴旺,也为过年增添了喜庆气氛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。人们燃放“添丁炮”,更多要表达的是对国富民强、兴旺发达、迎春接福的喜悦之情。“添丁炮”,这一传统民俗,正在以一个新的起点,继续响彻赣南的村落,寄予着希望与幸福。
 
 9 、全南县   采茶戏
     所谓采茶戏,是流行于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安徽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。在各省,每每还以流行的地区不同,而冠以各地的地名来加以区别。赣南采茶戏的舞台语言是当地客家方言。它载歌载舞,气氛轻松活泼,语言幽默风趣,融民间口头文学、民间歌舞、灯彩于一体,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。
 
 
 
 11 兴国   兴国米粉鱼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毛泽东四改菜名
1929年4月,毛泽东同志带领红四军第三纵队的一个排,从井冈山来到兴国县,指导兴国的革命斗争。那时,兴国民众都亲切地叫他毛委员。为了使毛泽东便于工作,兴国县党组织领导人陈奇涵、胡灿、肖芳全等同志把他安置在“潋江书院”下榻。
转眼到了中秋节,陈奇涵想请毛泽东同志吃一顿像样的具有兴国特色的饭,他把这一想法和胡灿、肖芳全一说,大家一致赞同,决定以兴国米粉鱼招待毛泽东同志。
团圆月”
八月中秋夜,明月高悬。陈奇涵、胡灿、肖芳全就在“潋江书院”宴请毛泽东。四人坐定后,一个大蒸笼装着米粉鱼放到桌子中间,毛泽东指着蒸笼,仰望明月说:“好大的月亮呀!今天是中秋佳节,这道菜就叫‘团圆月’好不好?”陈奇涵等三人一听拍手叫好。这时肖芳全在四人碗里斟上了老表酿制的黄米酒,蒸笼盖一掀,嗬!一股浓烈的鱼香味扑鼻而来,使人食欲大开,举箸挟鱼入口,又鲜嫩又麻辣。“要得,要得!”毛泽东赞不绝口。
四星望月”
米粉鱼吃得差不多了,厨师又端上花生米、卤豆腐干、竹笋炒肉丝、油炸鳝鱼四碟小菜,摆在蒸笼的四周。毛泽东一看就说:“‘团圆月’这菜名要改口罗!”陈奇涵不解地说:“‘团圆月’这菜名很好,为什么又要改?”
毛泽东说:“刚才只有个‘月亮’,现在又出来四颗‘星星’还不要改?”“要改,要改。”三人异口同声附和着。可是改叫什么呢?毛泽东沉思了一会,脱口而出,就叫:“‘四星望月’怎么样?”三人一致叫好,“四星望月”又贴切,又雅致,再好不过了。于是,“四星望月”的菜名,在民间广为流传。
四星伴月”
1950年10月间,毛泽东与肖华出席首届全军运动会。运动会结束那天,毛泽东对肖华说:“今晚上你家吃‘四星望月’好吗?”肖华听毛主席要上他家做客,当然高兴,就弄了个“四星望月”招待毛主席。大家围桌入座后,毛泽东对肖华说:“你可知道今天我为什么要上你家吃‘四星望月’?”肖华风趣地说:“苏区时,您在兴国吃了‘四星望月’嘴馋呢!”毛泽东也风趣地说:“自从在兴国吃了‘四星望月’,我就念念不忘,可今天我是来为‘四星望月’更名的。”见肖华满脸疑惑,接着说:“当年在兴国吃米粉鱼时,我取名为‘四星望月’。后来觉得此名有一个字不贴切,在革命战争年代,一直没有更正的机会,今天上你家吃‘四星望月’,就是找更名的机会。”肖华说:“‘四星望月’的名字很好,还要改那个字?”毛泽东说:“把‘望’字,改成‘伴’。”肖华一听懂了,因为“望”是一种对未曾拥有未来的企盼,而“伴”则是已经拥有而相伴长存,是一种亲近。主席为了这道菜名的一个字都寻找机会更正,他那种对待工作及处理事情的认真负责的态度,实在是可钦可敬。
最后,毛泽东说:“你是兴国人,就请你把这一更名转告兴国百姓啊!”
群星捧月”
1962年10月间,肖华又设家宴请毛主席,当然少不了兴国米粉鱼。毛主席步入餐厅,见餐桌中央一个大蒸笼,蒸笼四周摆下了十大碗菜肴,就说:“四星伴月’的菜名又要改哟!”
肖华知道毛主席要改菜名的意思,就说:“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,就我兴国老家的百姓宴请都不只‘四星’了,当然要更名的。”
毛泽东说:“你既然知道这菜名应该改,今天这菜名就由你来改。”
肖华似乎不假思索地说:“改叫‘众星伴月’行不行?”毛泽东吸着烟思索了一阵子说:“‘众星伴月’也不错,如能再改两个字就更好。”
肖华沉思良久说:“请主席赐教。”毛泽东说:“把‘众’字改为‘群’字,把‘伴’字改为‘捧’字,叫‘群星捧月’怎么样?”
肖华茅塞顿开:“还是主席想得周全!”这就是毛泽东四改菜名的故事。毛泽东要肖华把这一更名转告兴国百姓,不过“四星望月”的菜名,已在兴国民众中广为流传,深入人心。如今,兴国人民还是习惯以“四星望月”相称
 
12 瑞金  瑞金仙米冻
   有一个仙米冻的故事,可谓“妇孺皆知”。话说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在一个仙米冻小摊前吃仙米冻,一个年轻小伙子在路过,看见姑娘长得好,又不好过去搭讪。姑娘正要离开,小伙子连忙对卖仙米冻的婆婆大喊:“给我来一碗仙米冻,碗不要……”话没说完,婆婆已经把碗往桶里的清水里一洗,说:“好嘞!”没想到小伙子却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嘟囔着:“碗都洗过了,我不想喝了!”姑娘登时就涨红了脸。这故事一传十十传百,竟传为“美谈”。每每没事的时候,只要一吆喝:“走,吃仙米冻去咯!”大家就不由得会心一笑。嬉闹归嬉闹,仙米冻的魅力依然不可抵挡。

Copyright © 2024 吉祥风水网 本站资源部分文章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可与我们联系删除。 赣ICP备19004202号 XML地图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094号